手机版 逆子贼臣网
这是天命、天道的最根本的意义。
……敬畏不离乎日用,而中和位育之功可致。这不是个人的私情,而是普施万物、大公至正之情,是仁体的流行。
从一定意义上讲,儒家哲学是诗学的或艺术的哲学,不可将其诗单纯地归之于文学艺术或美学范畴,将其文单纯地归之于道或哲学范畴。这里由韩文转译为中文,译者徐友英。另一方面又提出人的自我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,而不至做出狂暴之行甚至禽兽之行。这正是他的分析精神的体现。我们承认,历史上的儒家确实有轻视工艺的一面,但是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是完全能够改变的。
诗是表现情的,文是表现知的,这只是一般的说法。但是,它对于环境伦理问题的解决,具有某种价值和指导意义。只有德性而无智性,显然不行,即不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人。
平实而论,自孔子以来的中国文化根本缺乏这方面的理论资源,所谓德治、仁政是过于理想化的,不仅缺乏权利意识与法治观念,而且容易被专制统治者所利用。它的缺点在此,优点也在此。它不需要上帝的拯救,只需要自我实现、自我完成,这是人的内在需要,也是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。这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德性文化,就是中国原型文化的基本涵义,它具有个体性特征。
大本既立,达道方行,这即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,或成己成物之学。但意既不能说成是纯粹的理性,也不能说成是纯粹的非理性,非此即彼在这里同样不适用。
在社会理论以及实践中,人既是主体,又是客体,就是说,人除了自身的心灵需要、目的追求,还需要一套客观建构及操作程序,以保证其实现,还需要有相应的社会权利与责任等观念。长久以来,哲学文化与现实政治难以区分,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,并且形成一种思维定势,以致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的问题时,难以改变这种定势。但它不同于西方宗教,毋宁说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。德性与智性并不是非此即彼而不能协调发展。
实现了这种境界,就是实现了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法则的统一,确立了人在宇宙自然界的地位,因而有一种宇宙关怀、生命关怀。从一种意义上说,我们必须走出传统,或者正在走出传统。但也有人认为,中国文化是非理性的、神秘主义的,这也是同西方理性主义相比较而言的。要实现真正的重建,必须放开心胸,吸收一切先进文化,包括西方文化,消解的过程同时就是整合与重建的过程。
所谓现代性,无非是工业化时代所具有的基本性质,包括现代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。关于这个问题,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,但有一点是清楚的,那就是这种看法只着眼于中国文化的一个层面,而且是与封建官僚机构相结合的一面,或被统治者所利用的一面。
它所关心的是人自身的存在真理,不是获得客观知识以及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。但这不能不说是人的又一次发现。
现在西方又在讲复归,情感伦理向德性伦理的复归,就是明显的一例。中国文化之所以重视情感,是因为它自觉地意识到,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,也是人的内在需要,人而无情,不可以为人。但是在现实层面,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独立人格,如何实现人的自由,这方面中国文化并没有提供足够的经验和资源。所谓道德意志,虽然包含了自由意志即道德理性的内容,但又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,它是理性与感性、经验与超验的连结点。它需要客观的行为法则,需要游戏规则,一句话,需要客观理性精神及其架构理论(比如西方的契约论),包括法治、民主建设等等。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,它更重视内在心灵的情感方面,而不是客观认识方面,这就显出了它的特点和缺点。
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,树立个体人格的信念和尊严,始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主题。就前者而言,缺点是明显的。
由于他们对理性已经有一个传统的先入之见,因此很多人声明自己是非理性主义者。凡是封闭的时代,文化受到严重阻碍。
为此,我们需要同传统文化进行对话,同古人进行心灵的沟通,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古人的现代人。自然情感多与欲望相联系,中国思想家并不是一般地反对情欲,但更强调道德情感、审美情感与宗教情感,并与道德理性、审美理性与宗教理性相联系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它可以说是实践理性的,但不是康德式的实践理性,因为在康德那里,实践理性仍然是纯粹理性的。人虽不是理性的异化,却变成社会伦理、政治的异化。事实上,他们对情感、意志等看法,确实是非理性的,他们所说的情感,多是恐惧、颤栗、发抖、痛苦、焦虑等等,连康德的敬畏也不讲了。所谓重建,就是消解之后重新进行整合。
它有终极性追求,又要在现实人生中实现,既缺乏清教式的禁欲,又缺乏世俗化的动力与工具理性的支持,形成一种单向度的发展。这不只是所谓积淀的问题,还有主体自觉的选择问题。
大自然既然创造了人,是否就意味着只能发展智性而不能发展德性,或者说现在已进入智性时代而德性时代已经过去?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,但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,必须作出回答。[3] 马克斯·韦伯:《儒教与道教》,第180页。
据我所知,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家,并没有提出什么三纲,这是后来的事情,而且是政治社会层面的问题,当然有其历史背景。正如我们不能离开现时代一样,我们也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生存空间,就是说,除了时间维度,还有空间维度。
当然,要解决人的问题,首先要解决所面临的现代化问题,但是,要解决现代化问题,首先是人的现代化,这就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必要的消解。情感问题被提出来了,意志问题被提出来了,还有人性中最底层的东西也被提出来了(比如无意识、潜意识之类)。这一点对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等显然不会产生直接效应,但它最终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,其作用是无法估计的。但是,有一个问题必须指出,即内圣外王之学常常被理解为内圣只是手段,外王才是目的。
[16]《象山全集·语录》。事实一再证明,凡是开放的时代,文化都有大的发展。
中国文化能为现代人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吗?这个问题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争论。牟宗三先生同康德比较,突出实践理性,有人认为讲对了,有人认为有问题。
无论是启蒙运动,还是后现代主义,都借鉴了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,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。但是只有智性而无德性,也算不上一个全面发展的现代人。
Copyright (c) 2018-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 这是真正的文化虚无主义。SMS接码-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